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沉默的羔羊:你有幸被上帝遗忘



作为影史经典,《沉默的羔羊》光看电影是远远不够的,电影只是一个窗口,引你走进这个魔鬼与天使相互依托的隐喻,走进食人魔汉尼拔的内心世界。走进托马斯流光溢彩的文字古堡。


不读原著你不会知道汉尼拔内心有过那么多缠绵。是的,缠绵,我考虑过很多词,都不及这两个字富有流动感。汉尼拔作为绝对高智商的代表已经成了大众文化的刻板符号:一个优雅的魔鬼。可他并不是俯瞰世间沉浮却不动声色的无欲撒旦,也不是程序精密的杀人机器,他只是一只被上帝遗忘的羔羊。他整个家族都是。他的内心从来不是一潭死水,无论清澈还是浑浊,它从未停止流动。


前尘是坠落

汉尼拔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史达琳只是最后一个。前两个塑造了他,一个是他的妹妹米莎,一个是他的白月光紫夫人。史达琳负责完成第二个人没有完成的事——接纳他,陪伴他。


彻底成为魔鬼之前,18岁的汉尼拔最后一次扮演汉尼拔·莱克特——莱克特家族最后一个活着的人,米莎的哥哥。他牵着莱克特家的老马塞萨尔走进树林,那里埋葬着他的父亲母亲,埋葬着他噩梦里所有的疼痛记忆,以及他的妹妹米莎。那个会把汉尼拔叫成“阿尼拔”,洗澡的时候会抱着哥哥摘给她的紫茄子咯咯直笑的小小姑娘,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撕心裂肺喊出他的名字,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从那以后每个夜晚,米莎的声音都在汉尼拔耳边响起。


而此刻她只静静躺在土地里,等汉尼拔来见她最后一面。我喜欢汉尼拔最后对米莎的告别,那种真实痛感被拧碎在文字里,他说:米莎,世上没有上帝,知道这一点让我们感到欣慰,这样你就不必在天堂受奴役,不会被强求一直奉承上帝,你现在待的地方比天堂要好,你有幸被上帝遗忘了,我每天都想你。


这就是汉尼拔的心声,他成魔不是因为自发的背叛,而是因为“被遗弃”。他找到米莎残缺的尸骨,将它们小心收拾好,埋入土里,在上面盖上瓦片和树叶,整理好那座小小坟头。他转身走向复仇。从那以后,世间只有一个被称为“莱克特博士”的杀人魔。


他坚持手刃每一个杀害妹妹的凶手,不惜堕入深渊,杀死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他对自己说:我不会再被任何愤怒和噩梦折磨了。米莎的声音终于远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祥和与安宁。


往后岁月里,他不断从杀戮中汲取这种宁静,这成了一种瘾,他放弃生而为人的所有光明,曾试图将他拉回光明的紫夫人选择离开他。而他对紫夫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紫夫人只上前抱了抱他,那便是告别。紫夫人离开后,汉尼拔孑然一身行走世间,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不觉得孤独,没有悲欢,没有奢望。


直到遇见史达琳。


后世是救赎

沉默羔羊是史达琳童年的黑色记忆。年幼的史达琳看到农庄的羔羊面临死亡却依然保持沉默,不呐喊,不挣扎,也不拼死一搏,默默承受即将到来的结局,只在濒死时发出此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撕喊。


史达琳用羔羊的故事告诉汉尼拔她渴望将“水牛”绳之以法的最根本动机,并非汉尼拔想象的“一己私欲”,也不为什么大义,史达琳动机纯净——她只是忘不掉那些沉默的羔羊,每晚都听到它们凄厉的尖叫。她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它们就可以“安息”。


托马斯笔下,羔羊的沉默有着深层次的警世寓意,那是史达琳年幼目睹羔羊被宰杀的沉默,是汉尼拔年幼时目睹妹妹被残杀的沉默,是人间所有残酷和无奈的缩影。史达琳的伤口形状和汉尼拔很相似,只是她还对这个世界怀抱爱意与期许。她心底的悲悯和勇气是打向地狱的光线,打在汉尼拔身上。


原著《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对史达琳说过两次谢谢,他说:谢谢你,克莱丝。他直视着对方的眼睛,语气是少有的真诚。没有史达琳,汉尼拔这一生可能都不会再有喜欢另一个人类的能力。所以他对史达琳说:有你的世界有趣多了。




汉尼拔给史达琳画过一张画像,这张画像在电影里得到了特写,那是一个怀抱羔羊的慈悲女性形象,像极了《圣经》里的耶稣之母。汉尼拔不止一次给史达琳做素描,无论史达琳是否在他身边,哪怕分开多年,他记忆里的史达琳也永远是清晰的,可描绘的,符合他期望的模样。有一次汉尼拔在飞机上做了噩梦,醒来后他从上衣口袋掏出便签纸开始作画,那一次他将史达琳和米莎的脸融合在了一起。


史达琳和汉尼拔是不同形态的同类,用不同身份走过不同的路。无论来路如何迥异,他们的灵魂始终遥遥相望。在文字和影像里,这份超越爱情的相惜都被展现得十分克制,所有缠绵始于初见,止于短暂的指尖触摸。带着极致冷峻的美感。


「再见,克莱丝,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不再尖叫,请记得告诉我好吗?」

「好的,我会告诉你的。」

「你保证?」

「我保证。」


————————————


最后:

沉默的羔羊系列是我马不停蹄一本接一本读下来的书,第一本买的《沉默的羔羊》,读完后立刻跑去买《汉尼拔》,之后又去把《汉尼拔崛起》也买了,搞得书店的小姐姐和小哥哥都对我“印象深刻”。人人都说托马斯是一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人,胖胖憨憨,总是面带微笑,谁能想象汉尼拔这样复杂的、让人爱恨交织的形象是出自他笔下。尽管写的是“惊悚故事”,托马斯的文字总是疏离又悲悯,细节充沛,像吸饱水的热带雨林一样处处是生机与灵气。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阿卷同学」


05 Nov 2018
 
评论
 
热度(334)
  1. 共1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