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书店:生意是生意,理想是理想



「被符号化,是理想主义“败兵”的宿命。」


——————————————


试过在月人流量不足30的街道开餐饮店吗?


你可能会反问:这不是自杀吗?


差不多就是。电影《书店》的主人公格林太太就要进行这种自杀式创业:她要在一座人口可能只有3位数的小镇开书店。为了将书籍的价值传递给更多人。为了理想。


不知道她有没有计算过投入产出比,我甚至连书店门口那条街的日人流量都不知道。电影没有说明。虽然没有,但从一些细节不难看出:格林太太并不是一个“生意人”。


加马特家族的聚会上,梳着大背头的BBC先生诺斯问格林太太“是否有得到关于书店经营的建议”。无论动机好坏,这个问题都值得一个书店老板思考,说不定还是一个合作契机。但格林太太似乎很排斥与资本游戏挂钩的一切,她没有正面回答,也不想和这位看起来比她更会做生意的先生多聊。因为书店在她眼里不是生意。




说到这里已经触及一个问题:书店到底是不是生意?


什么样的答案都很难让人满意。说“是”,听起来有点可悲;说“不是”,又有点可笑。


实体书店存活率并不高的今天,开书店是一门“美丽但不赚钱”的生意,收益可观的实体书店基本不是靠书赚钱。如果你研究过一个叫“西西弗”的连锁书店,你会发现卖书就是一门生意。西西弗靠算法卖书,靠生态卖书,靠周转速度卖书......这其中几乎看不到和“情怀”有关的东西。得以卖出现有的布局和业务成绩,西西弗的支点从来不是书。将“书”换成任何一种商品,它都卖得动。


懂书的书店很多。我见过一些连墙纸都散发着品味层级的书店,会将地址选在静谧有格调的曲径,会在中心展架摆满大师作品,市面大多数畅销书不会出现在大师身边,它们往往被搁到不起眼的角落,甚至都不会进入库房。这些书店会因相似的品味引来一小撮忠实用户,这些用户粘性很高,会将书店当成另一个“家”。尽管如此,它们中很多最后还是倒闭了。


对于格林太太,但凡她有那么一点点把书店当生意的心,对诺斯先生的问题她第一反都不会是排斥,至少应该有那么点好奇。可整部电影看下来这种“好奇心”几乎没有出现过。


只能说她终归是一个非常简单纯粹的人。如此简单纯粹的她或许能够发现《洛丽塔》的特别,未必能发现这部争议性作品背后的流量商机。也许她只是隐隐感觉到这本书的别致,所以青睐有加,把它大量呈列在展柜上,误打误撞成就了她书店生涯最好的一次话题营销。


原著里的格林太太甚至都不像电影里那么有文化,只是单纯带着对知识的敬畏,执着鼓励身边人读书,仅此而已。这个店只是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执念,她就剩这么点理想了。她只是想开一家书店。




世上总有那样的人,守着点不合时宜的理想,笨拙地努力着,很可能努力的方向还是逆势而为,常常因为没有展示足够的精明而招致不屑与笑声,甚至明枪明弹的恶意。最后或留下佳话,在必要的仪式上作为正面素材出现;或留下笑柄,被做成段子和表情包“流芳百世”。真实的名利场不适合他们,可这个世界又需要他们——需要他们作为特殊符号立在那,用来反衬或反讽那些站在他们对面的一切。


电影执意将一个普通女人开书店的普通梦想包装成披着童话色彩的传奇,也是这种“需要”的体现。


影片中,小镇的资本大户加马特家族毫无意外被塑造成脸谱化的反派,他们看起来僵硬冷酷,眼中只有利益权衡。十分符合资本主义在大众眼中的腐朽形象。然而换个角度,他们才是正宗的来自资本丛林的生物,是生意场的角斗士——能做生意的往往都是这些人。


与他们相比,格林太太显然是另一种生物——这种生物常常被架上“浪漫主义反抗者”的高位,作为挽歌的主旋律,以慰世间所有终将败给现实的理想。


被符号化,是理想主义“败兵”的宿命。


END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阿卷同学」


10 Aug 2018
 
评论(7)
 
热度(54)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