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无爱可诉】虚假繁荣

跟这部电影比起来,《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没那么丧了。

与《消失的爱人》有着异曲同工,《无爱可诉》也徒手撕开了中产生活背后的某种虚假繁荣。前者是妻子消失,后者是孩子消失;前者聚焦面子的博弈,后者聚焦里子的疲软。只是后者基调更冷,波及范围更大。从小家延伸到社会,带着丝有若无的宿命论气息。


无爱可诉,顾名思义:没有爱。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电影借一个男孩的失踪,缓慢掀开一个无爱社会的盖头。



莫斯科一个四分五裂的中产之家,珍娅与鲍里斯离婚在即。两人忙着财产分割,忙着各自幽会情人。也忙着将儿子阿廖沙的抚养权推给对方。珍娅高傲强硬,鲍里斯缺乏责任感,两人走到尽头的婚姻只剩疲惫。

这俩的结合,恰是“无爱”的因果。珍娅借婚姻摆脱负能量的原生家庭,是一场有预谋的逃离;鲍里斯借婚姻稳拿好工作,因为他的原教旨主义老板认为有家庭的人才有资格工作。所以听到儿子失踪的消息,鲍里斯眉毛都不动两下,第一反应是掩饰,好让工作不受影响。



阿廖沙是这场联结的“道具”,也因此他最终变成分开的“阻隔”。

生在这样的家庭,决定了阿廖沙是个孤单的小孩。他常自己跟自己玩,或是寂寥地看着窗外那其乐融融的人群。听到父母对抚养权的相互推诿,他躲在角落无声大哭。那个画面见者伤心。为了逃离这个冰冷的家,阿廖沙选择出走。而他的失踪让珍娅与鲍里斯不得不再次做出形式上的联结。

寻找只是引线,寻找过程中的所见才是电影的主题陈述。

镜头下整个俄罗斯社会都堪称“无爱”写照。不相爱的父母只想着把儿子推给对方;人情淡漠的职场,同事间互不信任无话可说;冷漠的警察面对失踪案只想着给自己省事;唯一有些许温度的存在——公益组织,空有热情却没有公权力,心有余力不足。




名利场群像的管中一窥也是冰冷浮华的缩影。高级餐厅里,被陌生男人勾搭的女人神态暧昧地留下号码,再回到座位心安理得地与男伴进餐。俏女郎们画着精致妆容对镜头露出拍照专用微笑,每个人都在配合表演。写字楼电梯里是一张张衣冠楚楚又了无生气的面孔,办公室除了必要的杂音只剩沉寂。似乎肉眼可见的一切都充满了“塑料感”,再精致好看,你也知道那是虚的。

这些一定程度都是社会现实。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民似乎并没有变得更自由幸福,物质上了坡,精神没跟上。生育率持续低迷,离婚率逐年攀升,人口数量呈递减趋势。种种阴影笼罩着这个国家,就像安德烈·萨金塞夫始终发灰的影片色调。家不和,万事不兴。“保卫家庭”已经成了社会呼吁


影片对阿廖沙的结局做了开放处理,其实也已经毫无悬念。在无爱可诉的关系里,阿廖沙的存在是一种原罪,是枷锁,所以他注定要“消失”。这是他的宿命。


离婚后珍娅搬进情人的宅子,鲍里斯也与他的小女友闪电再婚。二人继续着从前的生活模式——珍娅依旧高冷不善沟通;鲍里斯依旧自我,视孩子为负担。换一个地方,他们继续做自己,重蹈着无爱的覆辙。


电影中珍娅曾有一句自白,她说:“怪我自己,太想过得幸福。”这句话无意中道出了无爱的根源。精神腐败催生“无爱人群”,每个人都太想幸福,眼中只有自己,于是社会变得无爱可诉。

一个没有爱的世界最终伤害了谁?还不是每一个“想过得幸福”的人。


片尾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绵绵飞雪中,珍娅在跑步机上原地踏步,就像她不断逃离一个个无爱的怀抱,也不过是奔向另一座无爱的牢笼。

轮回几场,徒劳无功。



2017观影总结

链接汇总

09 Jan 2018
 
评论(4)
 
热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