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魅影缝匠】我不怕下地狱,我怕地狱里没有你



观众对残酷爱情并不喜闻乐见。这一点从喜剧在爱情片的占比就能窥见。

不难理解,现实已如此多艰,才更需要电影来积极造梦,以慰现实。


但也有那种电影,它不造美梦,也不停留于放大残酷。它越过残酷,到达一个全新的,挑战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常常让人像中毒一样想认同又不敢认同,辗转反侧间好像也就一个“虐”字,但又流不出眼泪。

比如《两小无猜》,比如《白夜行》,比如《魅影缝匠》。


——————————————


对于《魅影缝匠》这部低调的冲奥片,我一开始想的很简单,以为它是又一部《时尚先锋香奈儿》或者《伊夫·圣罗兰》。而看完后我才明白导演保罗的用心良苦——他并不想讲什么中规中矩的艺术家情史,他真正想探讨的是人与人情感边界的打破与重建。


Reynolds与Alma从一开始动物性的电光火石到后来的长期制衡,最终达到二人世界的纳什均衡,整个过程充满暗潮,张力十足。本以为是灰姑娘和国王的浪漫童话,最后却发现是女巫和吸血鬼过招。

电影对爱情以及两性关系边缘竭尽全力的探索挖掘,让人捏了把冷汗,也让我心服口服。




我惊讶于这部作品踏着相对阴沉的基调,手法依然浪漫入髓,如泣如诉。整部电影就像Reynolds手中的服装一样华美精致,散发着油画气息。这是一个关于裁缝的电影,然而导演才是那个真正匠心独运的裁缝,一针一线一点一滴,他将地狱织成天堂。


同时,也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才发现:一件服装从无到有,原来是一个那么残酷的过程。

制衣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刀的裁剪,针的刺穿,线的缠绕捆绑。两块不同的布料要想和谐的搭在一起,不知要挨多少刀子和针线。裁剪,刺穿,缝合,然后以新的形式合为一体,重生为更好的“作品”。


如果布有知觉,它一定很痛。

可也只有痛过,才能成为服装。




想想,布匹与布匹的“磨合”何尝不像灵魂与灵魂的交融。《魅影缝匠》里的爱情之所以残酷,正是在于这种灵魂间不可避免的“裁剪”。


在Alma和Reynolds的世界里,依恋、渴望像针一样穿过彼此的心脏,缠绕着岁月丝线,他们将对方一丝不苟地缝进自己的人生。扭曲,撕裂,为了灵魂的合二为一,多少疼痛都在所不惜。在心底里,他们是那样用力地渴求着对方,就像稳攥着一杯滚烫的茶水,痛极也不肯放手。


某种程度上,我羡慕他们。因为他们跨过了亲密关系里那道难以逾越的壁垒,成功着陆。绝大多数人没有那种勇气与承受力,所以世间会有那么多碎裂的感情。




我记得《圣经·创世纪》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耶和华欲毁灭罪城索多玛,救出义人罗得、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天使将他们引出城,说:逃吧,但不要回头看。可逃出索多玛后,罗得的妻子回头看了一眼,她遭到惩罚,变成了一根盐柱。


从前我无法理解罗得的妻子,索多玛有什么可看的,以至冒死回头?


后来某一天,我突然有点明白了。

那是她爱过生活过的土地。她留恋那里的一切,一切美丽与丑陋,哪怕那是罪恶的索多玛,它的美好与肮脏都曾是她在世间的所有。所以即使明知那是深渊,也忍不住想要再看一眼。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永远清醒理智,只望向天堂。但其实有时候,我们也会留恋地狱,只要地狱里有着我们渴望的、割舍不下的东西,我们就愿意变成罗德的妻子。


一如相互需要又相互制衡的Alma和Reynolds。有人说他们彼此折磨,不如分开。但我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们彼此成全。

他们是彼此的索多玛,彼此的地狱和天堂。


我不怕下地狱,我只是怕地狱里没有你。

朝着索多玛的方向,罗德的妻子以两两相望的姿态站成了永恒。或许于她而言,这就是一种圆满。


END.

——————————————

PS:其实这个标题引自一部小说,我猜应该有人看过。

PPS:开了个公众号来耍:阿卷同学 / Juan_movie。跟LOF保持同步,欢迎来玩,多多指教啦~ 鉴于常有小伙伴询问资源问题,所以也会在公号有选择的提供链接。本次,后台回复“魅影缝匠”可获得链接,注意不要打错字哦。


原文传送门:我不怕下地狱,我怕地狱里没有你


03 Mar 2018
 
评论(8)
 
热度(129)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