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凯文怎么了】暴力沟通的尽头

将家庭关系中暴力沟通的代价放大,就是这部电影:《凯文怎么了》。

故事围绕凯文与伊娃这对母子的关系变化,讲述了一个由失败教育引发的惨剧。


伊娃意外怀孕生下凯文,却丝毫没有为人母的喜悦。她尚未准备好成为母亲。

凯文出生那天,父亲在床边哄他入睡,母亲在床上郁郁寡欢。那个画面直到凯文长大成人都在循环上演——心不在焉的母亲,过度溺爱的父亲。


凯文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明白:母亲不喜欢他。尽管她照顾他,陪伴他,那也不是出于喜欢,而是出于责任。那是一种表演。

凯文的婴儿期是在哭声中度过的。面对凯文的哭闹不止,伊娃总是感到无措,以及厌烦。很多时候她索性听之任之,好像那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台关不掉的复读机。


所以大一点后,凯文不哭了。他开始明白,哭都求不来的东西,是真的不属于他。可一想到那是自己本该拥有的,他又不甘心。

凯文继承了母亲的冷漠与强硬,自幼的情感忽视亦让他共情能力匮乏。他对诸多事物漠不关心,只关心别人是否关心自己。尤其是母亲伊娃。他常有意无意激怒她,做她不希望他做的任何事,入侵她的私人领域,用极端的方式抢夺她的注意力。

凯文乐在其中,并深信这是对母亲不爱自己的最佳惩罚。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补偿。

伊娃意识到自己与凯文之间存在问题,但她很少真的去直面。不是下意识回避,就是用暴力沟通来快刀斩乱麻。

从小到大,她对凯文都没有太多耐心。每当凯文违抗她的意志,她暴戾的一面就不自觉流露。面对凯文的负面情绪,她无力应对,便置之不理。一如多年前她无视凯文的哭闹。

有一次,怒极的伊娃将凯文重重地摔向墙角。凯文摔折了手臂,留下一道疤。多年后凯文在监狱里指着这道疤对她说:这是你做过的最真心的一件事。


面对凯文的问题,伊娃曾向丈夫富兰克林求助,富兰克林却认为她小题大做:他只是个孩子。

这位父亲在家庭教育里是个隐形人,他意识不到儿子有问题。因为父亲面前的凯文彬彬有礼,待人友善,和在母亲面前大不一样。富兰克林教凯文射箭,给他买上好的弓。他对凯文的内心世界不闻不问,只是一味溺爱。


对于父亲,凯文不爱他,也不恨他。他只是个迟钝的普通人。但伊娃不同,伊娃是明白人——她看透了这个儿子,但假装糊涂。冷处理是她的一贯作风。

她心里门清,却习惯回避。这让凯文感到沮丧与愤怒。


妹妹科里亚的降临,加速了凯文的异化。伊娃隐瞒怀孕的事让整个家都没有心理准备。

面对凯文的不满,她敷衍地说:“你会喜欢(这个新成员)的。”“万一我不喜欢呢?”“那你也会习惯的。”“你习惯什么不代表你喜欢什么,你不也习惯我吗。”

对于这番话,伊娃连象征性的反驳都没有。凯文凉凉地看着她,用力掰断手中的蜡笔。


科里亚一来就得到父母全神贯注的关爱。她被打理得漂漂亮亮,有无数新衣服与新玩意。凯文没有这种优待,他是被放养的生物。

凯文想起科里亚出生那天,母亲对着襁褓中的婴儿柔声细语,眼底是融化的笑意。那是他从未得到过的温柔。他将冷水弹在妹妹脸上,惹得她哇哇大哭,立刻遭到母亲呵斥。从那往后,类似的场景又开启了无限循环——他用伤害妹妹的方式引起母亲注意,并以此折磨她。



凯文的人格在与母亲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逐渐走向分崩离析。他那种令人心寒的反社会特质也愈发明显。终于连父亲也开始注意到。


16岁前夕,伊娃提议送凯文去参军,富兰克林没有反对。这成了悲剧的导火索。

被抛弃的沮丧蚕食着凯文,那一刻,他内心充满对母亲及周遭世界的怨恨。他感觉自己已经走到悬崖边缘,脑中的弦开始断裂。


一个寻常的下午,凯文用弓箭杀了父亲和妹妹,然后来到学校继续射杀同学。这场杀戮凯文很早就开始准备。从筹划到行动,他有条不紊,冷静得吓人。人命在他眼中不是人命,只是用来报复母亲的工具。

杀心四起的他没有伤害伊娃。他等着伊娃来承受这一切。

警察将凯文塞进警车时,他回头寻找伊娃的眼睛,带着一丝探究,还有一丝迷茫。他没有在母亲眼中看到怨恨。那里面只有心痛。


惨剧让伊娃的生活天翻地覆,儿子的官司让她受尽舆论暴力。作为庇护杀人魔的人,她渐渐众叛亲离。伊娃在一无所有的岁月里时常回想过去,越想越感觉悲剧的预兆无处不在,而当时的自己竟没有警觉。


伊娃坚持定期探监。母子俩时常面对面沉默,任空气凝固。跟小时候的相处模式别无两样。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镜头流露出一种无声的忏悔。


凯文18岁那年,伊娃问他:“为什么。”这是他们两年来首次谈起那件事。

凯文没有露出从前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

他很久不笑了。监狱生活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凝视伊娃良久,直到脸上的坚硬面具开始碎裂。

他说:“以前我以为我知道,但现在,我也不确定了。”


离开的时候,伊娃抱了抱凯文。那是一个母亲给儿子的拥抱。一个迟到的拥抱。



这个血的悲剧拍得十分细腻真实,演员的诠释也深入肌理。电影加入了许多意味深长又极富艺术感的隐喻以暗示人物内心的变化,集美学与想象力之大成。经历过类似痛苦的人一定不难理解。

凯文为什么会变成恶魔。他的整个成长史就是答案。


婴儿时期得不到母亲的情感回应,使凯文成长为一个敏感又缺乏共情能力的儿童。他极端行为的背后是对爱的极度渴求。

其实凯文应当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但很可惜,他的心理问题从未得到足够重视。伊娃与凯文之间的沟通方式一直很暴力,不是侧面回避就是正面冲突,两人从未将最真实的想法妥善表达。暴力沟通的尽头是爱的远离,是不断错过建立深度联结的机会。难道伊娃与凯文真的不爱彼此吗?不是的。在镜头下你能清晰感知到两个人的绝望都是那么鲜明真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如果伊娃能做好准备当妈妈,如果富兰克林能多一点作为,如果他们能多与凯文沟通而不是将他放养...任意一个“如果”,都不会是这种结局。


lofter链接汇总


18 Dec 2017
 
评论(10)
 
热度(76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