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
间歇性失踪
微信搜「阿卷同学」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殉道人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是一部活色生香的电影,但好在它色而不淫。

有时候裸露的身体未必会勾起性欲,也有可能唤醒对艺术的感知,放下纷杂思绪管中一窥天才的禅定时刻。

这部传记电影的质感继承了主人公埃贡·席勒的精髓——行事作风似牛鬼蛇神般放荡不羁,灵魂深处又如天使之翼般纯净无暇。


故事始于埃贡去世的那天。导演在插叙中将这位表现主义绘画巨匠短暂的一生娓娓道来。

埃贡·席勒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1918年死于肆虐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在他短短28载的一生中,留下了三百多幅油画与上百张素描。据说若按尺寸计算,埃贡画作的均价堪称世界之最。


虽然这位艺术天才的履历璀璨多姿得让我眼花,但我所看到的电影中的埃贡,更为接近“殉道者”的形象——他一生为艺术殉道,所到之处皆是灵感与现实的兵戎相戈。

画画于埃贡而言犹如吃饭穿衣一般,是生活不可分割的板块。他本人更是对此深信不疑,而这种笃信注定了他会一次次伤害身边的人以及给自己招致无数麻烦。埃贡走到哪都几乎纸笔不离身,看到任何想画的东西他提笔就画,旁若无人。若是看到想画的人,他甚至会下意识提出:保持这个姿势别动。




他为各式各样的女人作肖像画,甚至还有未成年女孩。那些无家可归的迷途小羊倒十分愿意跟他待在一块。埃贡的画,线条永远不走寻常路,笔墨浓重,基调阴暗,充斥着人类心底的不安与痛楚。那些夸张扭曲的肢体语言是埃贡眼中的真实,是这个世界在他心底的最终投射。这位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深受哲学家尼采的思想启迪,以至其在表现众生迷惘与疼痛的层面上如此得心应手。

埃贡的作品让他在艺术界逐渐名声燥起,但随之而来的,其离经叛道的行为与风格诡异的画作也一时间成为广大吃瓜群众的讨伐对象。埃贡·席勒为坚守心中的艺术信仰受了不少磨难,他承受铺天盖地的谩骂,甚至遭到关押。但这一切似乎只能吓到旁观者,吓不到他。


尽管在外界看来,埃贡是苦行僧式的艺术疯子,依然有一个女人愿意为他的信仰妥协,愿意跟随他一起“受难”,那就是瓦莉。模特瓦莉遇见埃贡时只有17岁,这个热烈奔放的性情女子很快成为埃贡的缪斯,并陪着他走南闯北很长一段时间。

在与瓦莉相伴的4年间,埃贡为她留下了一幅传世肖像画,并以她的名字命名。画中的瓦莉看上去满腔柔情,几乎将埃贡笔下那种专属的乖张线条都柔化了。或许这就是埃贡眼中瓦莉为他自我牺牲的顺从模样。




可惜世间很多相濡以沫都不如相忘于江湖,瓦莉的不离不弃最终也没能换来埃贡的与子偕老。

埃贡将自己与瓦莉的分手比作死神与少女的诀别,这份被现实拦腰斩断的爱情给了他《死神和少女》的灵感。画像中,瓦莉半跪在纷乱的地面依依不舍地抱住死神,死神亦面露沉痛,轻轻抚摸着少女的棕色发髻,仿佛下一秒就会将她带走。

 


(死神和少女)


关于埃贡与情人瓦莉的结局,大多数历史记载里都是冰冷的,远远不似电影所呈现的那般曾经沧海难为水。而埃贡离开瓦莉的真相,众多版本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他抛弃了这个伴他4年的女人,转而投向中产阶级富家小姐的怀抱。

埃贡这一生只拥有两样东西:女人和画。除此以外他算得上一无所有。

在埃贡的价值观里,他需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为艺术创造价值,绘画艺术永远排在首位。我甚至猜测:也许女人在他眼里和商店排架上的笔墨纸砚没有太多区别,唯一区别在于她们能在寒冷的夜里为他带来少许温暖。


或许诸神忙着创造一个为艺术殉道的埃贡·席勒,却遗漏了一个拥有人之常情的普通男人。



写在最后:

  • 这部电影拥有精美的构图、配色与打光,妥妥颜狗春天。专业养眼不容错过

  • 一定要听片尾曲



更多电影推荐 - lofter链接汇总


24 Aug 2017
 
评论
 
热度(48)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